樓道堆物

用爱对抗自我终结
星空 - 许巍

27.许巍和余华


喜欢许巍很多年了。

甚至有一阵子几乎除了许巍和U2,几乎什么都不听。那个时候,正好是我连续读了余华好几本书的时候。《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还有一些杂文集,都是在那段时间读的。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余华的时候,脑中总是会响起许巍温暖又低沉的声音,仿佛许巍正在安静的抱着吉他替我朗读这些朴实,荒诞而温暖的故事一样。


有一次,因为机缘巧合,我看了一个余华访谈的视频。

视频中的他,在聊文学,就跟他杂文集里一样聊着文学,说的话也差不多。可我却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是余华呢?余华的声音怎么可能像这样黏黏糊糊尖声细气,还带着难听的口音,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油腻南方中年人呢?在我的想象中,他的声音应该像许巍一样,有点悲伤和沧桑的气息,说话慢慢的,吐字清晰,给人一种温暖而厚实的感觉,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我的梦想破碎了,我这才知道我在脑子里一直无意识地将两个人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想来想去,这大概是因为余华的书能够给我一种我一直在许巍的声音里寻觅的温暖吧。


不过两人确实有相似之处,余华从80年代开始写作,前期的作品充满着暴力和荒谬,按他自己的说法:动不动就有人被杀,自己天天在写作时杀人。许巍一开始的音乐风格也是如此,充斥着暴躁的情绪,第一张专辑《在别处》与后面的风格差距实在是太大。然而余华在90年代逐渐的开始被自己的文字究竟有多么暴力所惊吓到,并逐渐收敛,开始写作温暖的故事,《活着》啊,《许三观》等小说,故事的核心都是人性的温暖。许巍在经历了抑郁症的折磨后,接下来的歌,也都在往温暖的方向去前行,诚挚而恳切。


无论过程如何,他们最后到达的地方,都是温暖。


「温暖」这个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不过想必是一种在寒冷中才能感受到的,能够让人坚持下去的东西吧。就像一乐在父亲肩头瞥见胜利饭店的灯光,就像笼罩着秋天原野的无尽星空。


27

评论

热度(4)